《基于肿瘤类器官模型的药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7月22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基于肿瘤类器官模型的药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陈致杭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海龙及标准部牟艳琳出席会议,该标准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起草,业内十余家医疗机构、高校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牟艳琳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陈致杭对《基于肿瘤类器官模型的药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该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样本采集与处理、类器官构建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样本处理、培养条件、药敏检测方法等关键环节,旨在确保数据可重复、可比较,为行业提供“通用语言”,提升药效评价精准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精准治疗和新药研发,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会议内容得到参会代表一致通过。
会议最后,李海龙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基于肿瘤类器官模型的药效评价技术,旨在通过体外三维培养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精准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为药物研发提供更接近真实病理生理状态的评估平台,该技术凭借其高仿真性、高通量筛选能力及临床转化效率,成为精准医疗时代的“颠覆性工具”。本项团体标准的编制,是推动精准医疗、降低新药研发风险、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的关键举措,将有助于加速抗肿瘤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与失败风险,助力我国在肿瘤治疗领域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