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01
我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该国际标准是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领域首项国际标准。

 

该国际标准首次构建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关键控制特性体系,明确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涵盖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体积膨胀率等核心特性指标,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硅基负极材料凭借其理论比容量超过传统石墨材料10倍以上的显著优势,已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核心解决方案。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量为216万吨,中国作为该材料最大的生产国,全球市场占有率达98.5%。其中,以硅基负极材料为代表的新型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且随着电池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硅基负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据预测,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生产提供指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速全球材料研发、电池生产、终端应用等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衔接与融合发展。

02
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纳米光电产品—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光学稳定性测试:温度、湿度和蓝光辐照》(IEC TS 62876-4-1:2025)和《纳米制造—产品规范—第4-4部分:纳米光电产品—空白详细规范:量子点光转换膜》(IEC TS 62565-4-4:2025)陆续发布,这些国际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纳米新型显示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量子点已成为高端显示市场的主流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它使我国具有巨大产能优势的液晶显示产业实现创新升级。量子点光转换膜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已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显示器、高端医疗成像设备、车载显示器等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该系列标准是全球首个专门针对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国际标准,这不仅符合我国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的战略方向,更凸显了我国在该领域关键技术标准制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纳米光电产品—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光学稳定性测试:温度、湿度和蓝光辐照》建立了在高温、高湿、强光等极端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的标准评测方法,可定量测定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光学稳定性,为评估产品可靠性提供了统一依据。《纳米制造—产品规范—第4-4部分:纳米光电产品—空白详细规范:量子点光转换膜》详细规定了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关键控制特性和测试方法,为产业链各方明确产品规格提供了依据和指引。这两项国际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加速激活千亿级显示产业动能。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若不慎涉及侵权,请在相关内容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010-68844089

邮箱:847001162@qq.com

行业资讯

INFORMATION

首页    行业资讯    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