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我国“双碳”战略明确提出,航运业需加快绿色转型。当前,船舶尾气碳捕集技术已进入工程化验证阶段,但存在设备兼容性差、能效评估缺失、安全风险不明等问题。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旨在突破船舶碳捕集技术碎片化、商业化、安全标准缺失等瓶颈,为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标准参考。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张桢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祝焕新,标准部田歆出席会议。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威海中远海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诺环境(浙江)有限公司、山东旺泰科技有限公司、招商局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省萍乡市迪尔化工填料有限公司、中太海碳(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田歆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张桢对《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评价总体要求、设计与布置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船舶尾气碳捕集技术的参数、设备接口标准及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以解决企业“各自为政”导致的设备不兼容问题,规范碳捕集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等关键环节,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减少环境污染。

 

会议最后,祝焕新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航运业碳排放问题愈发严峻。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相关政策,鼓励船舶配套供应链企业开展绿色生产,推动船舶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本项标准的制定,通过优化捕集工艺、提高设备能效等措施,降低了船舶碳捕集技术的改造成本和运行成本,可促使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助力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航运业绿色转型中实现了从“技术追赶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跨越。未来,随着标准的落地实施,我国船舶工业将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船舶工业有望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为航运减排贡献重要力量。

行业资讯

INFORMATION

首页    企业新闻    《船舶尾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