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近日,为应对煤矿低浓度瓦斯资源化利用难题,推动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张桢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祝焕新,标准部田苗苗出席会议。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北京中矿赛力贝特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睿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田苗苗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张桢对《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汇报说明,涵盖瓦斯抽采、掺混配气、无焰氧化、发电并网等各环节,旨在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基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避免因设备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测试条件、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明确了RTO系统的设计参数、安全防护要求及能效指标等,为技术推广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可有效指导业内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推动煤炭行业从“高碳依赖”向“绿色能源”转型。专家组表示,该标准是我国首个系统性规范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技术的标准导则,标志着我国在煤矿甲烷减排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既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确保环境效益可量化、可核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会议最后,祝焕新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提出要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等手段,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及碳排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国促会标委会携手业内企业、科研机构编制该标准,一方面将推动RTO反应器、换热器、控制系统等核心装备的标准化生产,提升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标准化、产业链协同及政策激励,RTO技术有望成为煤矿低浓度瓦斯治理的主流方案,加快煤炭行业从“高排放”向“绿色能源”转型进程。
《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是我国煤矿安全与低碳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可加快推动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技术从“政策试点”走向“行业标配”,对规范行业技术应用、保障安全运行、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