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泡沫标准化发展研讨会”暨《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聚酰亚胺泡沫标准化发展研讨会”暨《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该标准旨在破解国内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领域技术规范缺失、应用场景受限等核心问题,为航空航天、深海探测、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推动我国高端泡沫材料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主任李千均主持,国促会标委会副秘书长包瑾、标准部副主任曹东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究员赵一搏出席会议。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自贡中天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新祺晟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船舶材料检测中心、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议首先由副秘书长包瑾发表致辞,她表示,聚酰亚胺及其泡沫材料作为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材料,其技术突破将深刻影响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标志着我国柔性聚酰亚胺泡沫产业从“技术攻关”迈向了“标准引领”的新阶段,更承载着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等重大使命。希望各位专家、企业代表能够以此次审查会为契机,共同推动柔性聚酰亚胺泡沫产业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为高端装备自主化、绿色能源革命、深海深空探测等国家战略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研究员赵一搏系统阐述了该所在柔性聚酰亚胺泡沫领域的技术攻坚历程以及航天级材料创新成果,并深度剖析了标准制定对国家战略安全、产业生态重构的重要意义。
会上,李千均主任介绍了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对《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详细汇报,深入分析聚酰亚胺泡沫在新能源电池隔热、柔性电子器件封装、轻量化结构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提出要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建议,以加速标准落地与产业升级。
在标准讨论环节,曹东建副主任向与会人员逐章逐条讲解标准内容,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逐章逐条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针对柔性聚酰亚胺泡沫的特殊性能,制定了统一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可确保该标准能够满足高端应用场景的技术要求,推动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向高端化、功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专家组表示,该标准明确了柔性聚酰亚胺泡沫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等规范,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稳定性,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会议最后,李千均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并对各位专家、企业代表从标准立项编写到本次审查会给予的全程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本次审查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是一场技术规范的“破茧”之举,更是我国高端材料产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精耕细作”的关键转折。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随着标准的深度实施,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技术的创新成果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标准是产业的“通行证”,更是创新的“催化剂”。《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编制,不仅是技术文件的诞生,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期待通过标准化引领,柔性聚酰亚胺泡沫这一“未来材料”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价值,为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贡献积极力量。